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60个字。

  高频考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目标】
  掌握现代文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熟练应用答题技巧
  【方法点拨】
  一、环境描写相关知识
  1.含义: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2、分类
  (1)自然环境描写: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二、课文链接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
  ──莫怀戚《散步》
  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渲染了欢乐的氛围,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2、“我一个人慢慢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张之路《羚羊木雕》
  环境描写烘托出了因为“我”的反悔而失去友谊后的伤心、难过和孤单的感情。
  3、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鲁迅《风筝》
  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开篇点题。交代时令,描绘了北京冬季肃杀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我”悲哀的心情。为全文定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4、“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都德《最后一课》
  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了主人公小弗郎士无忧无虑的纯真、幼稚的心理状态。
  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故事发展的时代背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