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2080字。

  2012-201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综合检测(一)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脾性/稗草 诅咒/咀嚼 肖像/惟妙惟肖
  B.倘若/徜徉 肋骨/勒索 笼罩/笼络人心
  C.迁徙/歼灭 砧板/粘贴 哄骗/哄堂大笑
  D.暴发/瀑布 逶迤/倭寇 重量/量力而行
  解析:选C。C项,分别读qiān/jiān,zhēn/zhān,hǒnɡ/hōnɡ。A项,分别读pí/bài,zǔ/jǔ,xiào/xiào;B项,分别读tǎnɡ/chánɡ,lèi/lè,lǒnɡ/lǒnɡ;D项,分别读bào/pù,wēi/wō,liànɡ/liànɡ。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目前,我国男性烟民数已高达不可思议的3亿人,另有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侵袭,每年归因于烟草死亡的人数约为120万。最新发布的《控烟与中国未来》里面的一组揭示中国控烟乏力现状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至2011年1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生效5年,然而中国的履约绩效情况却责无旁贷地排在缔约国后列。专家认为,控烟在中国是公共卫生议题,是社会发展事业,但无庸置疑更是经济发展问题,限制烟草行业的发展是实现控烟的根本方式。
  A.不可思议        B.触目惊心
  C.责无旁贷   D.无庸置疑
  解析:选C。C项,“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A项,“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B项,“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D项,“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西方一些国家在私家车普及之后,人们反而更多的选择将自行车作为自己短途出行的首选方式。在上海世博会中,丹麦城市最佳实践区就成了该国自行车交通体系的展示舞台。
  B.“教育救助”应该作为一个公共事业为全民服务,教育部门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评价、救助、跟踪的科学体系和操作程序,让学生沐浴更多的阳光。
  C.英国BBC刊文指出,美国政府在鼓动“封闭社会”的人民争取互联网自由并对这些国家政府的新闻管制提出质疑的同时,却在本国设立法律封锁,以缓解维基揭秘网发起的挑战。
  D.正如网络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三网融合由于涉及几个行业的利益格局,也预示着传媒业新一轮的洗牌与重构即将拉开序幕。
  解析:选B。A项,中途易辙且成分赘余,首句说“西方一些国家”,次句说“人们”,可在句首加“在”;第二句删除“选择”。C项,“缓解……挑战”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正如……一样”。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也许是由于狭窄弯曲的加查峡谷把顺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断然截住,翻过布达拉山,放眼一望,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__________
  ①村庄和小镇散落其间,到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东一堆西一堆的沙丘散布在宽阔的河谷里,如同一个个令人头疼却又无奈的脓包。
  ③很多村子里还保留了许多刷了白灰的土坯老房子,低矮而狭小,简洁而朴素,一如“西藏”在人心里的印象。
  ④一块块田地铺在河谷里,田埂上高大的柳树一排排纵横林立,为这些珍贵脆弱的耕地防风护沙。
  ⑤山上的灌木更少了,山坡上薄薄地覆盖着一层干黄的草皮。
  ⑥宗教建筑已经遍地皆是了,不经意间寺庙的鲜艳红墙就鹤立鸡群般从灰白、低矮的藏式民居里脱颖而出,以极大的反差显示出了自己地位的尊崇。
  A.⑤②④①③⑥   B.②⑤④⑥①③
  C.②①③④⑤⑥   D.⑤④②⑥①③
  解析:选A。注意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和顺序,由上到下,由面及点。作者站在布达拉山从上往下看,当然首先看到的是从“山上”到“山坡”的景色,故⑤在句首,然后是凸起在田地上的“沙丘”,即②,再是沙丘下的“田地”,即④;①③⑥写田地上的村庄和建筑,其中①句是总写,③句写民居,⑥句写散在民居中耀眼的宗教建筑。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