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5040个字。
苏州市城西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3.1
第一部分(25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柔_____(màn) ②冷_____ (jùn) ③言简意_____(gāi)④急不_____(xiá)择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迹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贮立,直至看不到,还不忍离去的痴情。“今霄风月知谁共”句与柳永词《雨霖铃》中的名句有异曲同共之妙。“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咏愁言情以水、山类比的俗套,亦属避俗就生之法。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④兼霞苍苍,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诗经》)
⑤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_______》)
⑥萎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4.名著阅读。(4分)
①《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是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员的?小人国与邻国布勒夫斯加国之间发生战争的起源是什么?(2分)
②《格列佛游记》中有一个精彩片段叫《语言的妙用》,讲述的是在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在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的问题,他们先后提出了两个计划,请你回忆一下,把两个计划写出来。(2分)
5.“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
①摘;②开采;③搜集;④选取;⑤精神;神色(3分)
(1)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说说《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采之。”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第二部分(45分)
阅读《醉翁亭记》片段,完成6-9题。(9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6.下面哪一句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 )
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7.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3分)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③环滁皆山也。④而乐亦无穷也。 ⑤故自号曰醉翁也。
A.表示判断语气的:( ) B.表示解释语气的:( )
C.表示感叹语气的:( )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仅在于山水之间吗?请根据你对《醉翁亭记》的理解,谈谈看法。(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