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40个字。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湖南永顺县实验学校田心娥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的是描写四季景物的散文,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抓住“温晴”这一文眼来构思,角度独特,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全文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先总提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再从济南的山、水两方面写出济南冬天的这一特点,最后以一句简明有力而耐人寻味的话结束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初一学生本来就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在教学中应该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热情。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能有感情的熟练朗读课文,积累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朗读----探究-----赏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难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素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经历过冬天,那么,家乡的冬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北方的冬天呢?
说到冬天,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幻灯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