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60个字。

  27、《岳阳楼记》
  ——范仲淹(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字音。
  2.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以”、“则”等虚词。
  3.疏通文义,理解重点词句。
  4.熟读课文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
  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3、写作缘由: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预习导学】
  一、自读课文,形式:范读,个别读,自由读,小组读。
  要求: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第二段写洞庭湖景色的文字,应读得雄浑。第三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以下写景文字,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来。第四段“至若”引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应读得高亢、嘹亮,节奏明快而有力。第五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三句疑问句,语调应上扬,“噫”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二.小组借助课文注释,自行疏通文章句子,并画出疑难字词及语句,理解文章意思,整体把握文意。
  【预习检测】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1)滕子京()谪守()浊浪()怒号()
  (2)属予作文()朝晖()隐曜()波澜()
  (3)衔远山()樯倾()忧谗()沉璧()
  (4)汀兰()楫摧()锦鳞()虎啸()
  (5)骚人()宠辱()淫雨()潜形()
  (二)课文常识填空:
  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北宋(朝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课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2、江南“三大名楼”指: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
  3、“记”是一种文体。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规箴之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