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12510字。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3届高三热身考试题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
  (2)              ,责臣逋慢。(李密《陈情表》)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杨允恭,汉州绵竹人。家世豪富,允恭少倜傥任侠。乾德中,王师平蜀,群盗窃发,允恭裁弱冠,率乡里子弟寨于清泉乡。为贼所获,将杀之。允恭曰:“苟活我,当助尔。”贼素闻其豪宗,乃释之。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偿以赀,使伺贼。贼将害允恭,其子以告,因遁去。内客省使丁德裕讨贼至州,允恭以策干之,署绵、汉招收巡检,贼平,补殿前承旨。
  太平兴国中,以殿直掌广州市舶。自南汉之后,海贼子孙相袭,大者及数百人,州县苦之。允恭因部运入奏其事,太宗即命为广、连都巡检使。又以海盐盗入岭北,民犯者众,请建大庾县为军,官辇盐市之。诏建为南安军,自是冒禁者少。贼有叶氏者,众五百余,往来海上。允恭集水军,造轻船,掩袭其首,斩之。余党弃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开道,悉歼焉。贼寇每遇风涛,则遁止洲岛间。允恭领众涉海,捕之殆尽,贼皆望风奔溃。又抵漳、泉贼所止处,尽夺先所劫男女六十余口还其家。
  时缘江多贼,命督江南水运,因捕寇党。行及临江军,择骁卒拏轻舟伺下江贼所止,夜发军城,三鼓,遇贼百余,拒敌久之,悉枭其首。又趣通州境上蹑海贼,贼系众舟,张幕,发劲弩、短炮。允恭兵刃所向,多为幕所萦,炮中允恭左肩,流血及袖,容色弥壮。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士卒争进。贼赴水死者太半,擒数百人。自是江路无剽掠之患。先是,三路转运使各领其职,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虽以官钱雇丁男挽舟,而土人惮其役,以是岁上供米,不过三百万。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江、浙所运,止于淮、泗,由淮、泗输京师,行之一岁,上供者六百万。
  允恭有胆干,能以方略捕贼。王小波之乱也,李顺之兄自荣据绵竹,土人多被胁从。允恭兄允升、弟允元,率乡里子弟并力破之;又为王师乡导,执自荣诣剑门以献。王继恩表其事,诏赐允升学究出身,授本县令,允元什邡令。明年,召赴阙,授允升右赞善大夫,允元大理评事。
  (《宋史•列传第六十八?杨允恭》)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允恭裁弱冠              裁:通“才”,刚刚。
  B.日与饮博,阳不胜        阳:假装
  C.而土人惮其役            惮:害怕
  D.王继恩表其事            表:表彰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杨允恭能以方略捕贼的一组是(3分)(    )
  ①内客省使丁德裕讨贼至州,允恭以策干之
  ②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偿以赀,使伺贼。
  ③允恭集水军,造轻船,掩袭其首,斩之
  ④择骁卒拏轻舟伺下江贼所止
  ⑤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
  ⑥率乡里子弟并力破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允恭刚成年时被贼寇抓获,答应帮助贼寇才没有被杀,并留在贼寇那里暗中结交贼寇首领的儿子,用钱让贼寇首领的儿子窥探贼情。
  B.杨允恭做广、连都巡检使时,老百姓违反禁令的人很多,于是请求把大庾县设为军,用官车装盐去卖,这样违反禁令的人就少了。
  C.杨允恭在通州打击海贼时,曾经被贼炮打中左肩,但他毫不畏惧,神色勇敢,沉着用计打败贼寇,消除了贼患。
  D.杨允恭接管江南水运后由三路转运使各自为政改为集中管理,并根据数字分配任务实施分段运输,这种方法用了一年,进献京城的贡米就翻了一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党弃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开道,悉歼焉。(3分)
  译文:                                                                                 
  (2)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1)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怎样的意蕴?(3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