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7430个字。
湖北省潜江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月联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核准姓名和准考证号。
2.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将改错后的句子用正楷字抄写在田字格中。(3分)
胸藏文墨虚若古,腹有诗书汽自华。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桑梓zǐ 卑鄙bǐ 污人清白bó
B.发窘(jǒng)诘难(nàn)瑕疵(cī)
C.丘壑hè 嫌xián恶花枝招展zhī
D.恣睢suī 奔丧sàng 富丽堂皇huáng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不知所措(安置,处理)为民请命(替)因地制宜(适宜的办法)
B. 截然不同(割开)略输文采(差)化为乌有(不存在)
C.美不胜收(尽)格物致知(推究)眼花缭乱(纷乱)
D. 舍身求法(舍弃)君子固穷(本来)步履蹒跚(腿脚不灵便的样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编订的一本编年体史书。
B.海伦•凯勒是美国自强不息的女盲聋哑作家,《再塑生命》(《我的老师》)节选自其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到战国中期的诗歌300篇,又称“诗三百”,分“风”“雅”“颂”三类,形式以四言为主,表现方法上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D.《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短篇讽刺小说。
5.下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从甲、乙两题中选做一题)(2分)
甲
A.《秋天》选自《预言》。本文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由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组成。
B.《那树》中的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它奉献绿阴,荫庇土地。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与树又能和谐相处。
C.《信客》褒扬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这些品质都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现实生活中需要大大提倡的。
D. 黄蓓佳的《心声》写一次区语文公开课上李京京同学执意要求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淳朴的学生形象,启示我们的老师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批评了我们基础教育上当前存在的严重的形式主义以及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乙
A.小说《一厘米》围绕“一厘米”,通过主人公陶影要努力成为一个“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的执著追求,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肯定了主人公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达对不完美的理解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
B.《犟龟》中的小乌龟途中不仅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和阻止,而且还走了许多的冤枉路,最后准时赶上了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看到了最盛大最美丽的场面。
C.《奥伊达的理想》通过写奥伊达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起名、买电影票、探险和递账单四件趣事,塑造了一个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但同时又不乏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天性的儿童形象。
D.《世上没有傻问题》这是一篇思想深刻的议论文。作者运用散文化的语言,表明世界上没有傻问题,孩子们怕提傻问题是成年人造成的,成年人应该鼓励孩子们提问,并教会他们思考。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C.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
D.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五猖会》记叙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
B.《骆驼祥子》中孙侦探原意是敲曹先生的竹杠,却把祥子第一次买车的钱给敲诈去了。
C.《智取生辰纲》选自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文中的杨志是一个精明能干、粗暴蛮横的人,他因失陷生辰纲被逼上梁山。
D.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童话色彩,而且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小说的灵魂所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