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80个字。

  《看云识天气》相关资料
  天津市第三十五中学康健
  一、作者简介
  朱泳燚,1940年春生于上海,1960年夏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1962~1965年间,由江苏省教育厅借调至南京,参加农业中学语文课本编写工作,除一般的挑选课文、组织单元、编写注释、设计练习外,还负责编写十几篇语言知识短文和说明文课文(包括《看云识天气》)。30多年来,他先后在多所中学任教;发表了语文教学和语言研究方面的论文、文章近200篇;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于1988年获全国首届优秀教育图书评比一等奖。
  二、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科普文。标题中的“看”是观察的意思,“识”是辨认的意思。
  本文以云的变化为线索,通过对云层的分类介绍,说明了云与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看云与识天气的关系,并且告诉我们怎样认识、掌握这些规律及其意义。
  三、文学常识:
  说明文要想说清楚事物的特征,达到说明的目的,还要研究说明方法。常见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例如:本文为了说清楚云的形态变化对天气的影响采用了许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就把云写得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这些方法时,要适应文章的内容,同时又要看读者对象。就是说,写说明文同写别种体裁的文章一样,既要掌握一些方法,又不能被方法束缚住,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
  四、语言积累
  1.生字注音
  峰峦(luán)绫纱(líng)弥漫(mí)冰雹(báo)粼波(lín)
  晕(yùn)谚语(yàn)丝丝缕缕(lǚ)一霎间(shà) 肆虐(nüè) 
  2.形近字辨析
  (báo)薄脆(líng)绫纱(mí)弥漫(luán)峰峦

  (bù)簿册(líng)凌晨(chèn)称心(liàn)依恋
  (qǐng)顷刻(sǒng)高耸(quàn)证券(hú)弧形
  (gū)孤独
  (qīng)倾倒(sǒng)怂恿(juǎn)卷云(hú)狐假虎威
  (lín)波光粼粼
  (lín)嶙峋
  (lín)遍体鳞伤
  3.多音字辨析
  juǎn(卷云)yùn(日晕)huá(华夏)mó(模型)
  卷晕华模
  juàn(试卷)yūn(晕倒)huà(华山)mú(模样)
  bò(薄荷)méng(启蒙)
  薄bó(薄弱)蒙mēng(蒙骗)
  báo(薄脆)měng(内蒙)
  4.词语解释
  【预兆】预先露出来的迹象。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过程和方法目标:
  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理清说明的思路和层次,学习识别阴、晴、雨、雪的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分析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一)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其用谐声双关表情达意而显新颖、可喜。大自然的晴雨天气真的像人的感情那样捉摸不定吗?除了天气预报,人们还根据什么识别天气变化呢?是的,还可以通过空中飘浮的云彩,那么到底怎样通过云彩预知天气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从中学习解读天气变化的知识。
  (设计二)许多同学在童年时常常喜欢仰望星空,并且会对那变幻莫测、漂浮不定的云影,产生许多遐想。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畅谈感受)
  今天我们学习《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从课文中了解到为什么云彩是那样变幻莫测的。
  (设计三)同学们小学已学过《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今天我们抛开各种人为因素,可以这样说,是大雾成就了借箭的成功,诸葛亮能借东风胜周瑜,又是何等的神机妙算哪!那么,你想做诸葛亮吗?《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将会教会我们这一绝招。
  二、速读课文,筛选信息
  1.提取关键语句
  速读课文,选择文中的关键句子,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提示:关键句是指文章中的总说句、首括句、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等重要的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