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教师版和学生版共10份文件。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花白。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通“途”,道路。
  4、直不百步耳通                      通“只”,只是
  二、古今异义
  1.河内凶。
  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不吉祥的。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古义:副词,更。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3.弃甲曳兵而走。/ 是亦走也。
  走: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
  4.或百步而后止。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
  5.非我也,兵也。          
  兵:古义:兵器。  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士兵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古义:年成。  今义:年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1.一个连词2.行
  8、然而不王者
  然而:古义:然,这样;而,却     今义:转折连词
  三、一词多义
  1.数    数罟不入洿池   ( 密、细密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数量)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只)
  ……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⑦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于是  古义:在这种情况下;在这时
  今义: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指山东省。
  3、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    古义:把… …作为,把… …做成 
  今义:认为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牢固的屏障,名词)
  ④固一世之雄也(副词,本来)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一、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以+为=让……担任;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
  3.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今义—— ①不安定,不安宁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三、一词多义:
  为:①语气词,呢。例:何以伐为
  ②动词,担任。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动词,成为。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介词,替。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例: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动词,辅佐。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过:①动词,责备。例:无乃尔是过与
  ②形容词,错误。例:且尔言过矣
  ③名词,过错。例:是谁之过与
  ④拜访,看望。例: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
  《劝学》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  輮 以为轮                 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  虽有其槁暴                  通“又”,再;  通“曝”,晒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4.  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资质,禀赋
  二、古今异义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 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3. 用心一也
  用心 古义:用,因为;心,心思。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4. 蟹六跪而二螯
  跪    古义:脚或腿;
  今义:跪下。
  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  古义:容身,托身;
  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三、词类活用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作状,每
  ……
  《师说》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一、 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