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00字。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秦葆
满分:100分 限时:120分钟
一、基础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6分)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表章,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顿迫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庭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
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族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后汉书•张俭传》)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俭初举茂才 茂才:一作茂材,即秀才。
B.于是刊章讨捕 刊章:删削掉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
C.莫不重其名行 名行:名声和地位。
D.其所经历 经历:经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张俭……赵王张耳之后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笃虽好义,明庭今日载其半矣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D.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3~4题。(6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①漂②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③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④。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无行:没有好品行
B.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具:准备,备办
C.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长大:长大成人
D.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 孰:通“熟”,仔细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年轻时非常贫穷,又不爱劳动,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
B.亭长妻子不给韩信准备饭食,韩信一怒而去,说明他屈辱中有自尊。
C.漂母拿饭给韩信吃,并以责备的语气勉励他,大丈夫应当有自信和抱负。
D.胯下受辱的故事,说明忍辱负重的韩信具有坚忍的个性。
(三)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5~6题。(9分)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