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420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太仓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初二语文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斑bó(  ▲)   ②kuí(  ▲)梧③随心所yù(  ▲)  ④洗耳gōng(  ▲)听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在乡村,随处可见争颜斗艳的野花,随处可闻清翠婉转的乌鸣。清晨,公鸡潦亮的叫声就是我们的闹铃;夜晚,虽没有流光溢采的霓虹灯,却能够享受满天繁星闪烁的愉悦。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⑤▲,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⑦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⑧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林嗣环《口技》)
  4.名著阅读《水浒传》。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彩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
  写出这一段故事发生的地点,并简单介绍“墙缺边立着”的“官人”的姓名、身份,以及他来到此地的缘由。(5分)
  5.下面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将它概括成一个句子,写在段首横线上。(不超过15字)(3分)
  __▲。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弋阳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无奔走之劳矣   B.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C. 言和而色夷    C.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7.下面哪一句的语气与其他几项不相同?(2分)
  A.岂他人之过哉?   B.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C.何陋之有?(《陋室铭》) D.齐人固善盗乎?(《晏子使楚》)
  8.根据文意,说说东阳马生学有所成的原因。(1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