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题,约6440字。
襄阳市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复习专练:文学常识部分
收录汇编:语文组青峰弦月
1.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诗歌中的一类。除标题外,词有词牌,词牌决定了词的形式,其要求是“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其中故事情节在三要素中排在首位。
C.戏剧文学的三大特点是:①尖锐的矛盾冲突,②个性化的人物语言,③高度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
D.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电影文学并称的一种文学式样,从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叙事、抒情、议论三类。优秀散文必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2.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四大古典名著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B.中国古代有许多父子文学家,最著名的有“三曹”和“三苏”。“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
C.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除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外,还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和诗歌。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和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3.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浪漫主义抒情诗。
B.闻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我国现代诗歌大家,代表作《七子之歌》在澳门回归时期再度广为传诵,有诗集《红烛》。
C.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
D.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行列,其作品有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4.按照先排除差异大,再排除差异小的原则,从体裁角度对下列文学作品进行二次排除,排除得正确的一项是
①《将进酒》 ②《过故人庄》 ③《琵琶行》 ④《采薇》 ⑤《雨霖铃》 ⑥《念奴娇•赤壁怀古》 ⑦《静女》
A.第一排除:①④,第二排除:⑤⑦ B.第一排除:③⑥,第二排除:⑤⑦
C.第一排除:⑤⑥,第二排除:④⑦ D.第一排除:⑤⑦,第二排除:③⑥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汉书》等。
B.儒家经典“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C.杂剧一般采用四则的体例,关汉卿《窦娥冤》即采用了这一体例,鞭挞了无心正法、草菅人命的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歌颂了被压迫被迫害的妇女们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性格。
D.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的都德、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三位文学大师。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均采用纪传体写成,“前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演义》。
B.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