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600字。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三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准考证号、座位号和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颓圮(pǐ) 酵(jiào)母 浮藻(zǎo) 霉菌(jūn)
B.彷(páng)徨 彳亍(chìchù) 回溯(suò) 佝(jū)偻
C.胆怯(què) 忏(chàn)悔 惆(chóu)怅 枯槁(gǎo)
D.青荇(xìnɡ) 踟(chí)蹰 呻吟(yín) 矫(jiāo)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青苔 峥嵘 荆棘 赡养
B.逶迤 家俱 荡漾 寂寥
C.苼萧 沧茫 典押 磅礴
D.扭扣 虱子 诀别 候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农历春节的到来,中国车市继续延续着2012年的红火气象,而在中高级轿车领域中的竞争更是剑拔弩张,激烈异常。
B.占地15000多平方米的西藏军区军史馆本月6号在拉萨盛装开馆,重现60年来人民军队在雪域高原上的峥嵘岁月。
C.咱们高一的同学,面对再大的困难、再难的题目都不以为意,我们一定会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克服的。
D.今天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此时此刻,我们对老一辈教师的嘉言懿行无比怀念,对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耕耘肃然起敬,对“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倍感自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这本书里,并没有给读者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影响倒是不少。
B.在各种广告的影响下,有些家长希望通过保健品和补品来提高和增长孩子的智力,这种想法是儿童教育中的一个误区。
C.据了解,中国移动武汉分公司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的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前做好了准备工作。
D.2013年9月8日,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全运会田径项目男子100米决赛中,脚蹬粉色战靴的北京选手张培萌以10秒08的成绩获得金牌。
5.对《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堰河啊,我的保姆——用“大堰河”称呼保姆,表达了对保姆博大无私之爱的赞美。
B.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雪是洁白的,因雪而想起了大堰河,暗示了大堰河美好的品质,以及对她的哀悼之情。
C.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回到父母家里,却说是“做了新客”,说明作者对地主家庭的厌弃,对大堰河的热爱。
D.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强调大堰河死得突然,抒发了对大堰河早逝的痛惜之情。
二、语段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6.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不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为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阅读《再别康桥》有关诗节,回答后面问题。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7.对《再别康桥》的前两节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招手”“作别”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
②开头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淡淡的惆怅、失落之感。
③“艳影”是“夕阳”下的“金柳”在水中的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明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之情。
④诗人心中“荡漾”着“波光里的艳影”,是诗人把魂萦梦牵的康桥比作一个美丽的姑娘的倩影,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阅读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乡愁》一诗,完成题目。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8.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诗以纪实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抒写了作者自己“少小离家”到“老大难归”的思乡情愫。
B.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