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30个字。

  《小巷深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生字词语,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分析“养母”这一形象及“我”的思想变化过程;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会选取生活琐事、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情感的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增强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培养学生爱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品味文中刻画人物、表现母爱的细节描写,了解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文章的写法,从文章的欣赏、分析过程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2.难点:认识“小事不小”,体会本文通过选取生活琐事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特点,理解“长长的路”“小巷”“又光又亮的竹棒”的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诗,叫《游子吟》。同学们还能背出这首古诗吗?请同学们集体背诵《游子吟》。大家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关于什么的?(母爱)。对了,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值得我们歌颂与感恩的。这首诗写出慈母对儿子深深的爱,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赞颂与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章,也是关于母爱的。我们也来看看,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而文中的“我”对母亲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文章——《小巷深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分小组朗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读的时候注意读准生字词)
  1.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林莉,1972年生于湖北嘉鱼。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所收养。生活十分窘迫。后来考上了县中,不久后开始了文学创作。《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文章以感情构筑框架,文中许多细小的生活场景和事件表现出浓浓的母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