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9张。有教案,约2710个字。

  《武陵春》《醉花阴》教学设计
  授课人何省平
  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赏析词作好词佳句,感受诗歌意境,品味诗歌内涵。
  3能够有感情、有韵味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4.通过想象和比较阅读和归纳诗歌的方法培养学生感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课前五分钟。学生上台朗诵柳永的《雨霖铃》,并谈谈自己对此词的理解。
  • 师语:好一个“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借助这种虚设的景来传达抒情主人公对恋人难舍难分的眷恋与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这种多写离别之绪,多用含蓄蕴藉方法表达情感的词就是婉约派词。要说起宋代婉约派词人,除了柳永,还有一位了不起的女词人,她就是李清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词作《武陵春》,来感受她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板题
  授新
  一. 感知词作,初体愁情。
  1. 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语气,感受词中流淌的情感。
  2. 你觉得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哀愁)你从哪个字可看出?
  正板书:愁副板书情。
  3. 你觉得该怎样来读?出示感情基调和吟诵语速(舒缓低沉充满哀愁)(灯片)
  4. 学生个人读再点评再齐读。
  二. 赏析词作,品悟愁情
  自主学习
  1.找出上片中最直接最强烈抒发情愁的句子。(灯片)
  明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板直接抒愁)
  ①“欲语泪先流,”是一种怎样的神情?(学生描述)
  想说的话还没有说出来,就已经泪流满面。(换字法改成“边语边流泪”,效果如何?注意与“声泪俱下”和嚎啕大哭相对照)可见词人内心多么的苦痛啊!这种无语凝噎,“情动于中发于形”的写法很好地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②你能解释一下“物是人非”的意思吗?
  其实李清照的愁苦不仅仅只是7年前最爱的丈夫去世,她还经历了许多难以言传的痛苦。那她有哪些人生经历呢?我们一起来知人论世。
  学生先谈谈李清照再出示作者简介及背景。(灯片)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词作变化以南渡为界限,南渡前(靖康之变前):词作内容多以闺怨离愁为主,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主要以怀旧悼亡为主,词风凄婉哀怨。
  作此词时,李清照53岁,经历丈夫病死、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尽失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是她真实生活的写照。
  ③.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句子。(要读出万般悲愁)
  韦庄说“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于易安而言又何尝不是?年年花开花落,景物依旧;年年问花不语,伊人已去,家已亡,国已破,怎不“泪先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