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0张。附带WORD编辑的教案一份。
约4000字。
“稳中求新”——话题作文的立意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陈敏
【学习目标】
认识立意在作文中的重要性,掌握作文立意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作文立意的要求和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作文立意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辅助】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据说宋徽宗喜爱书画,为了选拔优秀的画家,有一次以一句诗“万绿丛中一点红”作为画题,请应试的画家作画。当时,有的画家画的是绿草地上开一朵红花;有的画的是绿树丛中露一段红墙……这些画虽然都符合题目要求,但宋徽宗看了都不满意。他最终选中了这样一幅画:画的是翠楼上立着一位少女,倚栏沉思,她那鲜红的唇脂与大片绿树交相辉映,画面生气蓬勃,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这幅画立意新颖,不落俗套,真正画出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意。
画画有立意问题,写文章也有立意问题。“千古文章意为高”,话题作文的立意万万不可忽视。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话题作文的立意,力求做到“稳中求新”。『展示课题』
二、课题展示
三、学习目标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认识立意在作文中的重要性,掌握作文立意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投影展示』
四、明确概念
所谓立意,就是给文章确定写作主旨,通俗地讲,就是平常我们所考虑的“写什么”的问题。『投影展示』
五、存在的问题
作为开放的话题作文,其对立意的要求是“立意自定”,这给了我们充分展示自己写作个性和联想、想象的空间。但是,空间大了,问题也就多了,在上次的苏南联考中,我们在作文的立意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偏离话题
2、 立意不明
3、 “同一首歌”
面对同一个话题,很多同学的立意落入了俗套,千人一腔,没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4、 认识肤浅
六、立意的要求
针对上述的四个问题,从高考作文的要求来看,作文的立意上首先要“求稳”,然后再“出新”。要“求稳”就要做到立意正确、鲜明;要“出新”就要做到立意新颖、深刻。『投影展示』
正确
1、求稳:
鲜明
新颖
2、出新
深刻
七、立意的方法
那么,如何做到“稳中求新”呢? 下面我们结合材料来研究立意的方法:
1、 实题虚写,虚题实写。
1)先看话题一:
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也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要求:以“窗”为话题立意。
问:下面就请大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窗”这个话题,如何立意呢?大家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思考或讨论)
学生回答:……
过渡:大家的立意可谓丰富多彩,其实这些立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把“窗”看成具体的物象,从实来立意;(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