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0道题,约6440个字。

  攀枝花市密地外语校2013—2014学年度(上)
  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熊甫军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18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田圃(pǔ)   襁褓(qiǎng bǎo)禁锢(gù)佝偻(gōu)
  B.亵渎(xiè)    恣睢(suī)一抔黄土(bēi)拮据(jié)
  C.寒噤(jìn)锲而不舍(qiè)勾当(gōu)聒噪(guō)
  D.嗔怒(chēn)朴刀(pō)       拙病(zhuō)谮害(qián)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心无旁鹜    恼羞成怒    一代天娇 心灵劫难   无限遐想
  B.格物自知迫不急待再接再厉忧心仲仲珊珊来迟
  C. 萧索     隔漠    恃才放旷相题并论记忆尤新
  D.根深蒂固不求胜解高谈阔论荼饭无心精血诚聚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提出“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他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就是要有责任心(敬业),有趣味(乐业)。
  B.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并通过列举中国的脊梁,摆事实有力论证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C.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以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变化为线索,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势利的形象,批判了金钱至上的人性缺点。
  D.《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时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B.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C.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去散步。
  D.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对刘禅循循善诱,谆谆告诫,既希望他能亲贤远佞,又希望他要有自信心,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题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①,古人与稽②,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③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④,终无济于天下。(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字词注释】①审问:详细考究。②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稽:合。③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④子羔、原宪之贤: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日进则日退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B.虽子羔,原宪之贤贤于材人远矣
  C.以求其是非之所在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D.无车马之资此迨天所以资将军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习染而不自觉长跪而谢之曰可计日而待也
  B.以求其是非之所在虽子羔、原宪之贤时人莫之许也
  C.终无济于天下休祲降于天曹操比于袁绍
  D.以求其是非之所在以彰其咎杀之以应陈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2分)
  二.按要求答题(24分)
  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每句3分,共12分)
  (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8.古诗文默写(共9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2)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3),人迹板桥霜。
  (4),西北望,射天狼。
  (5),只有香如故。
  (6)白居易《观刈麦》中表现劳动者内心矛盾的诗句是:“,。”
  (7)辛弃疾《破阵子》中描写战斗激烈场面的诗句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