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66字。
《黄河颂》说课稿
民乐县第三中学 史 杰
一、理解新课标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力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光未然的《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以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当前我们所面对的新教材更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因此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诵读,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另外,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因此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