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60字。

  《蜀道难》导学案
  第一课时
  年级:高一   编写:杜春霞   审定:高一语文备课组   时间:2012-2-10
  班次: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准确流畅的朗读诗歌。
  2、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把握其意境,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具体研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预测】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
  【知识链接】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基础过关(A级)
  熟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给划线字注上拼音。
  蜀道难---李白
  噫吁嚱(yīxūxī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   )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 zhàn )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  )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ménshēn )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yīng )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    )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háo     )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