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0分)<br>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r>
A.蛰伏(zhé) 肤浅(fú) 残羹冷炙(zhì)<br>
B.孱头(càn) 媛女(yuàn) 殒身不恤(yùn)<br>
C.山阿(ā) 袅娜(niǎo) 卓有成效(zhuō)<br>
D.诅咒(zǔ) 惩创(chuāng) 长歌当哭(dàng)<br>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br>
A.礼上往来 初见端倪 字斟句酌 毛骨悚然<br>
B.暗然泣下 百折不饶 轻而易举 创业维艰<br>
C.门庭若市 干练坚决 桀骜锋利 波澜壮阔<br>
D.永保生机 砥砺品格 民不聊生 享誉中外<br>
3.与上文最连贯的一项是<br>
有这样一种东西,它在我们面临断崖沟壑时,或是在我们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时, <br>
A. 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桥,就是这种东西。<br>
B. 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桥,就是这种东西。<br>
C. 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它,就是“桥”。<br>
D. 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它,就是“桥”。<br>
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r>
A. 弥望的是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的叶子。<br>
发扬(发挥)国光 豁然(敞亮)开朗<br>
B. 造化(自然界)常常为庸人设计<br>
民不聊(依赖)生 喋(血流出来的样子)血<br>
C. 长歌(引吭高歌)当哭,是必须在通定之后的<br>
桀骜(性情倔强)锋利 广有羽翼(比喻帮凶)<br>
D.亲戚或余悲(余哀未尽),他人亦已歌(唱起了欢歌)<br>
应运(命运)而生 繁芜(多而杂乱)丛杂<br>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r>
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______,国力竞争日趋激烈。<br>
②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_______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br>
③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______,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br>
④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民心,消除______祖国统一的人为障碍,使两岸关系有一个新的发展。<br>
A.萌芽 探查 伟绩 阻止 B.萌芽 探明 罪行 阻挠<br>
C.端倪 探明 伟绩 阻挠 D.端倪 探查 罪行 阻止<br>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br>
A.凶残下劣的段祺瑞政府血腥镇压爱国者,革菅人命,殒身不恤。<br>
B.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br>
C.桂林的奇山异水,千姿百态,自然天成,真是巧夺天工。<br>
D.这次回乡,小王不是外出打工前的模样了,你瞧他,一身西装革履,洋洋洒洒。<br>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r>
A.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因为是徒手。<br>
B.只有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br>
C.近来,这一带湖面上荷叶田田。一片浅碧深绿之中,已有了数点嫣红。<br>
D.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可是那第一个人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br>
8.对下列画线词语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r>
A.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袅娜”“羞涩”两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荷花富有人情味的美。<br>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缕缕”与下文“渺茫”呼应,准确地表现了荷花那种微细的清香。<br>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捧”字本表恭敬的动作,这里有讽刺意味,是褒词贬用。<br>
D.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吝啬”在这里虽被赋予了特定含义,意为珍惜财产,但仍是贬词,有讽刺意味。<br>
9.比较下面各句,表达效果较好的一项是 <br>
①我虽没有亲见,但我知道刘和珍君是欣然前往的。<br>
②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br>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br>
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将更奋然而前行的是真的猛士。<br>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r>
10.下列有关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r>
A.《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教授、文学家朱佩弦的著名散文,这篇散文反映了作者在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时内心的苦闷、烦乱难以排遣的情景。<br>
B.《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其题目具有“寓庄于谐,新颖有趣”的特点。<br>
C.《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属于一篇墓志铭,在这篇铭文里,恩格斯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谈了好友生前对社会科学的巨大贡献。<br>
D.《杜鹃枝上杜鹃啼》看上去有点像说明文,知识性很强,实际这正是这篇散文的特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知识漫画”了解作者独到的见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