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8张。有教学设计,约4330个字。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2课时)
  庐丰民族中学曾传康
  【教学目标】
  ①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②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③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①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重点)
  ②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难点)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导语设计
  教师讲述《庄子•秋水》中寓言故事《井底之蛙》:
  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巨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乐呀!高兴时,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栏干上,尽情地蹦跳玩耍。玩累了,就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时,井水仅仅浸没我的两腋,轻轻地托住下巴;稀泥刚刚没过双脚,软软的很舒适。看看周围的那些小虾呀、螃蟹呀、蝌蚪呀,谁也没有我快乐。而且我独占一井水,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的生活真是美极了。您为什么不进来看一看吧!”巨鳖接受了井蛙的邀请,准备到井里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跨进去,右腿已被井的栏干绊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边给青蛙讲述海的奇观:“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遥的距离来形容也表达不了它的壮阔,用千丈之高的大山来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泛滥成灾,海面不见丝毫增高;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缝,海岸也丝毫不见降低。不因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生活在东海,那才真正是快乐呢!”井蛙听了,吃惊得好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它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么渺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满自足。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秋水》,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庄子语言的机敏、幽默与
  诙谐。
  二、简介庄子及《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他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世称“老庄”。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