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课件38+17张,制作较为精美,思路清晰,教学案约6000字。
新泰中学活页教案
琵琶行(并序)
两课时 课型:新授课 备课人:张汝友
1. 背诵全文,理解全文的大意,积累基础知识
2. 学习用文字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
3. 理解 “ 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主旨。
学习用文字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理解 “ 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主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唐朝一位皇帝,他为一位诗人写下悼亡诗,很多人忘了他,却记住了他悼亡的诗人——白居易。 诗中“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中的“琵琶篇”即《琵琶行》 “胡儿能唱琵琶篇”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唱琵琶篇,可见这首诗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胡儿能唱的琵琶篇。(看学案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听录音,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注意读准字音。
荻花( dí ) 霓裳( cháng 六幺( yāo) 湓浦(pén)
铁骑( jì ) 裂帛(bó ) 蛤蟆( há ma )红绡( xiāo)
呕哑(ōu yā)嘲哳( zhāo zhā) 钿头(diàn) 银篦(bì)
2言:感斯人言(名词,话) 数:使快弹数曲 (数词,几)
凡六百一十六言 (名词,字) 一曲红绡不知数 (名词,数量)
自言本是京城女 (动词,说)
命:遂命酒(命令,吩咐);命曰《琵琶行》(取名)
语:琵琶声停欲语迟 (动词,说话,回答)今夜闻君琵琶语 (名词,曲)
为:因为长句 (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 (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 ( 替、给,介词wèi)
命: 遂命酒(命令,吩咐)命曰(取名)
轻: 轻拢慢捻 ( 形容词,轻轻) 重利轻别离 (意动,以…为轻)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动词,哭泣) 座中泣下谁
……
《琵琶行》学案 (第一课时)
教师寄语:通过与诗的内在联系,音乐获得了新生。 —— 李斯特
【学习目标】
1. 背诵全文,理解全文的大意,积累基础知识
2. 理解 “ 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主旨。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通俗平易,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行》。”
2.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次年秋天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伤感不已,因此作诗。
3.行:歌、行都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可叙事,可抒情、议论。
一、自主预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荻花( ) 霓裳( ) 六幺( ) 湓浦( )
铁骑( ) 裂帛( ) 蛤蟆( ) 红绡( )
呕哑( ) 嘲哳( ) 钿头( ) 银篦( )
2、一词多义
言:感斯人言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