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3060字。

  俊民、梧桐2013年秋季高三年期中联考语文科试卷
  命题者:俊民中学  詹建伟  2013.11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茕茕孑立,                    。    (李密《陈情表》)
  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拟论姚莹功罪状①
  (清)鲁一同
  守边之士,皆威信千里,坐摧强寇。用之则边境安,舍之则戎心启。故延寿②不赏,汉臣寒心;道济③见杀,宋疆日蹙。何者?忠孝勇猛之士,敌人所构忌,谗间所由横生,徒以纤芥之间,卒絓④吏议,使折冲奇士旋踵及身,为世深戒,诚可痛也!
  窃见前台湾道姚莹,忠勤文武,守边数年,横塞夷虏之冲。虏尝三犯之,摧败夺气以去。军兴以来,南接广闽,北连江浙,失地丧师者骈肩望于道。台湾地广不过一大郡,卒不过千人,其所摧陷,足以暴白于天下矣。
  往者和议初成,佥谓可恃。厦门旋覆,浙东再躏。准今视昔,和之不可信可见于此矣。今信逆虏反复之说,轻折捐命之臣,摧败士气,为夷复仇。夷自定海以来,小入覆军,大入夺城,焚杀淫掠,动以万计。就如逆虏失风被剿,送死东陲,亦足以雪数年之深耻,偿士卒之冤痛。
  奉命守土,惟敌是求。皇上天容地载,沛大恩于上;诸臣守义,死节于下。以守则固,以和则久。国体事机,亦无损缺。臣见其功,未见其罪。
  窃料夷人张其凶暴,咆哮中国,深入腹地,得而不有,非有余力而不肯施,技止此也。使边将皆如莹等,出万死不一顾返之计,纵不百全,胜负之理,亦当相较,或未易量。
  今怵其诡说,变易有功之臣。莹等一去,海外孤危。后有来者,避畏吏议,孰敢击贼?边吏解体,辱军之将有所饰其耻,率相委而去。东南之祸未有艾也。
  且国家诛诸将以委城,而罪莹以敢战。进退之义,臣未得其中。谓宜湔雪莹罪,激励有功,以劝来者。
  谨状。
  【注】①姚莹,台湾兵备道,曾带兵击败入侵的英军。事后,英政府对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严惩姚莹。朝廷迫于压力将姚莹革职。②延寿,是甘延寿,他是西汉末年的将军。③道济,是檀道济,他是南朝名将。④絓:触犯,影响。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敌人所构忌               构: 设计陷害    
  B.轻折捐命之臣             捐:舍弃、抛弃
  C.东南之祸未有艾也         艾:停止     
  D.激励有功,以劝来者       劝:劝说
  3.下列句子中,都是表现姚莹“功绩”的一组是(  )(3分)
  ①横塞夷虏之冲
  ②失地丧师者骈肩望于道
  ③逆虏失风被剿,送死东陲
  ④皇上天容地载,沛大恩于上
  ⑤其所摧陷,足以暴白于天下矣
  ⑥谓宜湔雪莹罪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得力的守边大臣往往会受到敌人的陷害,朝廷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敌人的离间,轻易惩罚他们。
  B.作者认为姚莹凭借台湾的狭小地方、弱小的军事力量,在对抗敌人的侵略中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值得敬佩。
  C.从历史上看来,外来侵略者提出的和谈都是不可相信的,那些和谈不过是为了进行更大侵略的缓兵之计而已。
  D.作者在文中替因抗敌被治罪的姚莹进行申诉,指出朝廷赏罚失宜,建议应洗雪功臣的冤屈,激励有功之人。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今怵其诡说,变易有功之臣。
  ②且国家诛诸将以委城,而罪莹以敢战。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李峤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
  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
  (1)诗中动词极富表现力,请从“开”“卷”中任选一字予以赏析。(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