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200字、
高考作文满分大揭秘
从人类文明土壤中挖掘宝藏
——谈增加文化内存
[满分奥秘]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梦就是在高考考场上攻城拔寨,凯旋而还。于是,梦中,经过高三风雨的洗礼,心灵的天空会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将用生花的妙笔勾勒人生丰富多彩的答案,用诚信的心灵选择感情亲疏对事物认知的最完美的组合,追逐来年六月的梦。
这个梦就是高考作文满分之梦。作文能在考场夺魁,自然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上有其独创之处,腹有诗书气自华,表现在作者知识面广,内存丰富。因此,平时就要多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以增加自己的写作内存。本专题主要从探索文化历史底蕴在作文中渗透的角度揭示其满分的奥秘。纵观1999年以来的高考满分作文,在文化历史底蕴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一)以史鉴今。从历史故事中寻找现实生活的焊接点,并由此延伸,给人们以启迪;(二)推陈出新。旧瓶装新酒,在传统审美评价标准上予历史故事以新的见解;(三)饱含深情。化用历史名人故事,以自己的感悟重建某时某地某景之下的心灵,充满个性,意境深远,体现人文精神;(四)富有理性。同一景、事、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评价,多角度多层面地观照世界,体现理性思维色彩。
1999~2002年的高考作文,在符合话题作文基本思辩性特征的要求上还显不够明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诚信”、“心灵的选择”等,更多偏重于思想感情, 2003年的语文《考试说明》增加了“观点要有启发作用”,这就要求作文不仅要以情动人,也要以理服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具有一定的思辩色彩。面对作文命题从单纯向复杂发展的趋势,最佳的应对方案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专题研究是取得高考作文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屈原,2002年江苏高考优卷《谏屈原书》和2003年甘肃高考优卷《吊屈原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在这个专题里,我把它定格在人类历史文化的天空。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必须学会从人类浩如烟海的文明史库中挖掘宝藏,来扩大我们的写作内存。请翻阅《诗经》时代的爱情吟唱,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的独立风范,盛唐之音的气度恢弘,宋元词曲的意蕴深长,明清小说的社会百态图,“五四”以降的直面人生……还有,安徒生的童话昭示了真理的位置,裴多菲的诗歌带给你青春的悸动、奉献和忧伤,卢梭用《忏悔录》印证灵魂的黑暗,卡夫卡用《变形记》揭示现代人的困惑,托尔斯泰用《复活》进行贵族式的反省……当我们合上发黄的书页,却发现故事已流传下来,给我们带来不安,带来某种忧伤,甚至沉重与伤痛感。不管从应试的角度,还是从提高效率的角度看,专题阅读可以更好掌握专项知识, 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忙”,增强写作的信心。
要从人类文明土壤中挖掘宝藏,扩大内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