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7460个字。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书写(5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假如我是一江春水,哪怕遇到巨岩的阻挡,也要尽力地奔腾流(tǎnɡ¬)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即使落在贫(jí)  ▲的土地,也要顽强地(ménɡ)  ▲发成长。我们应懂得生命的真(dì)  ▲,乘着理想的航船,撑起信念的风帆,驶向辉煌的彼岸。
  2.古诗文名句填空。(7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
  (2)▲,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池上碧苔三四点,▲。(晏殊《破阵子》)
  (4)▲,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观刈麦》中直接表现农民劳动繁忙辛苦的诗句是:▲,
  ▲。
  (6)《陈涉世家》中表明陈胜年轻时远大抱负的语句是:“▲。”
  3.名著阅读。(5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1分)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2分)
  A、疾恶如仇B、胆小怯懦C、谨慎细心D、武艺高强
  (3)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2分)
  示例: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①林冲上梁山——▲。
  ②林冲看守草料场——▲。
  ③林冲到了野猪林——▲。
  4.综合性学习。(11分)
  社会在发展,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的流行语,为此,语文老师组织开展“如何看待流行语”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参与。
  (1)【经典回眸】流行语非当今社会独有,有一些已正式进入汉语词汇库。请正确解释以下两个“流行语”的意思。(2分)
  ①他纯粹是个马大哈,总是丢三落四的。(1950年流行语)(▲)
  ②赵本山的小品太给力了。(2010年流行语)(▲)
  (2)【寻根探源】以下是2012年的两个流行语,请归纳出二者的两个共同点。(4分)
  ①“元芳,你怎么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遇到案情难解之时,时常会问李元芳:“元芳,你怎么看?”而李元芳的回答通常是:“大人,此事必有蹊跷。”或“大人,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2012年泉州女孩疑似被肢解后从高楼坠落,警方判断为自杀,针对这一网络事件,一网友以“元芳,你怎么看”进行嘲讽,暗指案情背后有蹊跷,此后该句式迅速蹿红网络,成为表达某种质疑、嘲讽或公开征询看法的一种句式。
  ②“中国式”:由王海鸥小说《中国式离婚》改编成的电视剧曾火热一时并衍生出“中国式××”的说法。2012年网友提出“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走,和红绿灯无关”,成为“中国式”爆发的导火线。媒体上出现大批以戏谑口吻议论中国人或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国式××”,如“中国式接送孩子”“中国式插队”等,于戏谑中表达出自嘲与质疑。
  共同点:▲;▲。
  (3)【你说我说】当今社会,一方面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另一方面,络语言,以保持汉语的规范性。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