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br>
1、理解诗歌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br>
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br>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br>
教学设想:<br>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诗人以纪念鲁迅为发端,热情地赞颂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诗的重点是把真善美与假恶丑对立起来,或褒或贬,反复咏叹,对比鲜明。难点是诗中蕴涵的丰富的人生哲理。<br>
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歌的深刻内涵,在朗读中品味。<br>
教学过程:<br>
一、导入:<br>
由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导入。然后简介诗歌的创作背景。(1949年全国解放后,臧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0月下旬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br>
二、初读——整体感知。<br>
要求: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歌内容。<br>
师范读、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br>
三、品读——体味感情。<br>
1、要求学生将课文前四节中8处“有的人”具体化改为某一种人或某大类人。<br>
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br>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鱼肉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br>
反动统治者;共产党人;沽名钓誉之徒;大公无私之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