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6640字,答案扫描。

  宁波市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拾(shí)级    歼(jiān)火  尽(jǐn)管    给(jǐ)予同情
  B.洗漱(shù)    挟(xié)持    晕(yūn)船    劝善惩(chéng)恶
  C.自诩(xǔ)    匀称(chèn)    晌(shǎng)午  声名鹊(què)起
  D.前瞻(zhān)    犷(guǎng)悍  瓜蔓(wàn)    乳臭(chòu)未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为提高城市现代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宁波市将建设智慧城市,推动终生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
  B.宁波,地处中国海岸线中段,扼守南北海运之要冲,雄踞河海运输之枢纽,唐代起就跻身中国三大名港之一。
  C.文学艺术家的贡献,虽然不像企业家的成就一样,会产生立竿见影的速效,其对于人文发展、道德发展和社会文明,却是一种巨大而潜在的影响。
  D.为控制在用车实际排放污染,环保部门须在从新车到在用车排放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并励行实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既然雾霾已经无情地窒息了我们的呼吸和生存,我们就必须拿出整顿“四风”一样的决心和勇气治理雾霾。
  B.在中国大幅而快速崛起的今天,过度强调英语这种带有“自我殖民”性质的心态,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相反越来越变木加厉。
  C.当前信息碎片化的趋势很危险,千万不要把海量浏览来代替深度阅读,海量浏览就是把自己变成白痴。
  D.好书不可多得,“秒读”实在是暴殄天物,只凭风驰电掣的速度掌握书中内容的“诀窍”,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假白岩松语录的出现,是大家因为期待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就以其名义说出。
  B.面对一个班级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出国,有的老师感到担忧,有的则认为无妨,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能力行万里路,就不妨先读万卷书。
  C.富豪并不一定是贵族,只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富豪就达不到贵族的境界,贵族不仅追求前两者,还追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D.为了解决面临的人口过快增长、陆地资源锐减两大困境,不少科学家在锐意探索,寻找出路,包括向太空求生路。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信的年代我们活在文字里。那文字充满了善意的夸张,虽有点  ▲  却助我们度过精神饥荒。其实每一封信都充满被偷窥被检查被告密的危险,有多少  ▲  的故事源于书信引发的祸端。但书信仍在继续着,仍有那么多人  ▲  。书信是书信年代连通外界仅有的通道,唯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无论是盼信拆信回信寄信,每一个琐碎的过程,都让人  ▲  抛洒所有的废话和激情。
  ①悲惨    ②痴心不改    ③自欺欺人    ④愿豁出去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字。(4分)
  一头驴听说蝉唱歌很好听,便很想跟蝉学习唱歌。有一天,驴向蝉提出了恳切的请求。蝉看了看驴,说“你真想学唱歌吗?也可以,但你必须每天像我一样以露水充饥。”驴听了很高兴,每天以露水充饥。结果,没几灭,驴就饿死了。
  7.请写一段话,把下列的词语至少用上三个,要求有一个中心,写出一点诗意。字数不超过150个。(5分)
  古朴  情趣  欣赏  平添  恬静  困惑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诗言志”观念被近代学者视为“千古诗教之源”,又被现代学者视为中国诗论“开山的纲领”。我们不妨以“诗言志”观念的演进作为中国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来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路径。
  “诗言志”见于《尚书•尧典》,它只是原始乐教的一个关目,沟通人神的一条途径,这致“神人以和”的一种手段。早期的“诗言志”还不是独立的文学观念,而是宗教观念,但它为后来的诗学独立和诗教发生奠定了文化基础。自西周初年周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