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280字。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庑门(wǔ) 聒噪(guō)     鹧鸪(zhè ) 潦水(lǎo)
  B.坍缩(tān)       溽暑(rù)      左骖(cān) 强留(qiǎng)
  C.反间计(jiān)    央凂(miǎn)    日晷(guǐ) 剜肉 (wān)
  D.天台山(tāi)     舞雩(yú )     缫丝(sāo )       盘桓(h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踯躅 瓜州 燎沉香       哀声叹气
  B.弥望 尺牍 连理枝       叨陪鲤对
  C.碣石 寂廖 吊角楼      钩心斗角      
  D.荞木 痼疾 盆浦口       情礼难容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现在时令已近仲秋,乍暖还寒,最难养生,故老百姓有句话:秋冻春捂。
  B.《亮剑》中通过描述李云龙金戈铁马的战斗经历,将其塑造为一个嫉恶如仇、英勇善
  哉的抗日英雄形象,极富艺术魅力。
  C.八月十五,月色皎洁,树影婆娑,如此良辰美景,而我却独自神伤,岂不是有点太傻?
  D.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今天必须努力,否则,将来如何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诗歌常用比兴,展现的形象跟具体事物之间距离较大。即使是直接描写,诗歌的语言、
  意象也更注意提炼和升华。
  B.通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秦王和廉颇面前的不同表现,让我们认识蔺相如
  以国家利益为主,无私无畏、顾全大局的崇高品格。
  C.这篇散文不属于写得自由潇洒或错综奇变,而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范式性的作品。
  D.王老师既亲切又和蔼,讲起课来又生动有趣,因而深受学生们所喜爱。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
  B.南朝后期,社会风气奢靡,朝纲日益堕落,士人所作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
  庾信便是“徐庾体”代表作家(徐陵、庾信)之一。
  C.高适、岑参、李颀等人的边塞诗,其源出自鲍照、刘琨,以边塞战争题材为主,表现
  了边塞风情,军中苦乐,以及诗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和慷慨不平之气。
  D.刘基的散文以短篇寓言著称,《卖柑者言》讽刺元末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郁
  离子》中《楚有养狙以为生者》一章,指出以“术”欺民者必败。
  6.下列语句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唐代古文运动是指在韩愈、柳宗元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
  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骈文统治地位的文体革新运动。
  B.《三国演义》中,除了帝王将相,确实看不到普通人的生活,不过,《三国演义》毕竟不同于正史,作品的思想感情与下层民众是息息相通的。
  C.唐吉可德认为但凡骑士都要有美妙绝伦的公主做意中人,在桑丘•潘沙的建议下,便
  选了个村姑,赐名“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
  D.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莎士比
  亚艺术的顶峰,其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复杂丰满、发人深思的艺术形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7—9题。
  民间外交更能打动人心
  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但中国还没有塑造自己全球形象的国际经验。以官方声音为主的宣传使我们的话语缺少了能够满足民间需要的说服力;崛起的喜悦中夹杂的狭隘民族主义成分所产生的众多解气的话语,不仅无助于中国说服世界的努力,反而成为外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出现负面内容的重要原因。中国迫切需要在对国际政治和中国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培育大量具有说服世界能力的民间人士。换句话说,中国人多,中国外交更需发挥民间优势。事实上,民众有意识的参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