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360字。

  宜昌市部分市级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3年秋季
  期 末 考 试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  高  翔               审题人  牟  林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袅娜(nuó)     猗(yī)郁         瞋(chēng)目     锲(qì)而不舍      
  B.弥(mǐ)望      菲(fěi)薄      不惮(dàn)       一椽(yuán)破屋
  C.游说(shuì)    靓(liàng)妆    訾詈(lì)        博闻强识(shí)
  D.租赁(lìn)     弄(lòng)堂     镣铐(liào)      长歌当(dàng)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笙箫     噩梦     砥砺     陨身不恤
  B. 嘻游     峥嵘     婆娑     坚忍不拔
  C.磐石     渺茫     斑斓     叱咤风云
  D. 萧索     桀傲     喋血     义愤填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     ,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     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②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     ,我也这样     ,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A、瞥  启超  所以  联想 B、扫  启超  那么  联想
  C、瞥  任公  所以  猜想 D、扫  任公  那么  猜想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不但能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更能增强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最终把全社会的力量更好地凝聚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来。
  B.面对镇雄之痛,批评何妨苛严一点?一个能否关注并落实到细节的预防体系,一个是否严格的事后究责体系,才是对逝者最有意义的祭奠、对生者真正的安慰。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北京对居住区违法建筑的查处实行联合认定、约谈教育、冻结房产、媒体曝光和强制拆除。今年3月至今,北京市已拆除居住区内违法建筑2172处。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爱斯梅拉达的善良与克洛德的狠毒,爱斯梅拉达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对比。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巴金——20世纪中国的良心,《小狗包弟》是他深情中吟出的忏悔。他创作的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品。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人画,也称为“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为南宗之祖。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