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30个字。

  《蜡烛》教学实录
  杨宏丽
  山东省济南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济南市青年技术创新能手,济南市十佳语文教师,济南市学科带头人;第四届“语通杯”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
  (师用多媒体出示有关二战的图片。)
  师:同学们,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在二战后期,随苏联红军到南斯拉夫所写的战地通讯《蜡烛》,它让我们看到了血与火的战争中纯洁、伟大而美好的人性美。
  (多媒体播放配乐课文朗诵。)
  师:请同学们用“这是一支
  的蜡烛”或“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的母亲”的句式把自己听读课文后内心最强烈的感受抒写出来。
  (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生1:这是一支老妇人保存了45年的唯一珍爱的结婚蜡烛。
  生2:这是一支点在烈士坟头,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义和深切哀悼的蜡烛。
  生3:这是一支燃烧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象征两国人民战斗情谊,象征着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的蜡烛。
  生4:这是一支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世界和平,象征胜利的希望和光明未来的蜡烛。
  生5:这是一支象征着光明、奉献,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母子情深的蜡烛。
  生6: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在炮火连天中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无所畏惧,掩埋苏联烈士的母亲。
  生7: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结婚喜烛,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英灵的母亲。
  生8: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的母亲。
  生9: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善良的、散发着至高无上的人性美的母亲。
  师:你们的发言很精彩!下面请同学们先独自仔细地品读文章,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将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或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共同交流、探究解疑。
  (生先独自认真品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讨论也很积极。下面,咱们交流一下品读过程中最有价值的发现,可以是阅读感受,也可以是疑难问题。
  生1: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文中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敌人的疯狂,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因此就格外感人,也就更加突出了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伟大、勇敢、善良的高尚品格,突出了她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但我们不明白的是,“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落在老妇人的近旁”,这样的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如果写炮弹落在老妇人的身边不是更能表现老妇人的勇敢吗?
  师:他们小组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大家怎么看待这个细节?
  生2:这是一篇通讯,这可能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作者这样写。
  师:就这么简单?
  生1:就算是实际情况,但为什么还要反复强调啊?
  (生2默默地坐下。)
  师:是啊,为什么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啊?会有什么深意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