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40个字。
《芦花荡》《蜡烛》
教学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能力
3、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步骤:
1、导入:
战争,总是伴随着血雨腥风,可是,孙犁让我们来到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感受的却是芦花荡里的诗情画意。一个干瘦的老头子,整天在敌人重重封锁下的芦花荡里自如地穿梭着,他让抗日将士感到快乐,让日本鬼子感到胆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也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进入芦花荡,你会更深刻地理解抗日军民的勇敢与机智。
学法指导:
阅读小说,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情节,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简洁的复述故事情节,提高语言的概括能力。然后要重点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了解各种人物描写方法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进而仔细揣摩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及其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
积累与运用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疟( )疾 寒噤( ) 一蹿( ) 泅( )着 飒飒( ) 荷花淀(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уōu)闲 丝(rónɡ)____ (zè)____歪
3. 解释词语
①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寒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
仄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
张皇失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月明风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拓展:
4. “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这段景物描写优美如画,请你仿照这个句子来一段景物描写。
5. 请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合理想象,把下列词语连成一段有意义的话。(次序可打乱;字数不少于60字)
月明风清张皇失措转弯抹角
《蜡烛》
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要深入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其对表现南斯拉夫母亲英雄行为的作用;赏析细节描写,可以充分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品味生动、形象而充满感情的语言,感受人物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积累与运用
1. 给加点字注音
拂( )晓 地窖( ) 颤巍巍(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ɡ)___立 (yǎo)___水 (jū)躬
3. 解释词语
①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夫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拓展:
4. 请仿照此例句“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再另选角度,赞美蜡烛,揭示其象征意义。
5. 请运用下列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语言流畅、中心明确的话,词语的位置可以调换,相信你能行!
拂晓肃穆鞠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