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50个字。
《〈论语〉八则》教学实录
黎 胜
第三届“语通杯”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一、导入新课
(在学生琅琅的“读经”声中开课。旨在进入课堂氛围;同时在开展“读经”活动的基础上,引起学生对方法的注意和兴趣。)
师:校园里最美的声音要算是琅琅的读书声,特别是诵读经典的声音。自从我们开展读经活动以来,这种美妙的声音就一直回响在我们班级里。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八则》,初步掌握阅读经典的方法。
二、了解作者
师:大家在家里查找了有关《论语》和孔子的资料,还读了些孔子的小故事,请同桌间相互交流一下信息,再次阅读你们的资料,想象一下,你认为的孔子是一个什么形象?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头脑中的孔子描绘出来。
(课前布置预习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课外查阅的相关资料,做读书卡片——作家作品卡,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习惯,也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讨论交流,通过交流信息,初步感知并了解孔子,自由发言。)
生1:我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
生2: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哲人,一个和蔼的老师。
生3:孔子应该是一个慈祥的老人。
生4:他应该是走遍天下的理想者,忧国忧民的人。
生5: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思想者,教育家。
生6:我认为他是一个“圣人”。
师(小结):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深有影响的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贡献,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可以说,孔子的思想光芒穿越时空,到今天,仍然具有无限的魅力。
先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读读这些智慧语言。
三、以读促悟
1.初读,整体感知
(生自由散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断句节奏。)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我们听听他读得怎样?
(一生朗读。)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想不想也试着读一下?
(又一生朗读。)
生1:“说”(yuè)字为什么要这样读?
师:这是文言中常见的“通假字”。
(板书:“说”通“悦”,喜悦,高兴;“知”通“智”,聪明;“愠”,怨恨,生气。)
像这样的“通假字”我们还学过哪些?你们能否再举一例?
生2:我们在《狼》这课中学过“止增笑耳”的“止”通“只”。
生3:《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的“知”通“智”。
师:很好,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学过的通假字归纳整理在积累本上开个专栏,不断积累,方便以后的语文学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