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40字。

  北京海淀2014届高三期中考试作文详解及范文
  【文题再现】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3年10月,某省高考生文科状元放弃72万元奖学金,从香港大学退学,回乡复读。她说,当初报志愿时,大家建议她趁年轻出去闯一闯,多考虑就业一类的现实问题,她选择了港大,但她一直认为当今时代缺失了很多东西,自己是一个古代人,所以决定明年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圆纯粹的国学梦。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一、审题不是抓关键词,而是将长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思辨性提取。
  为了防止考生套作,即背诵好一套成形的文章再直接用在考场作文中,现在的命题都采用长材料而不是简单的命题作文,这是趋势,也是增强命题区分度的有效方法。因此,之前以逐字逐句抠字眼来审题的方法显然无法在长材料审题中获得优势,议论文写作的核心是考生展现出的思考能力,用发展等级评分标准来说就是尽量做到“观点有创新”或论证问题时的“深刻”,这要求考生在平时的训练时尽量多做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来的训练。
  有效信息指材料中那些能够提供给我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契机的社会现象,它必须是一个问题,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只是一些浮泛之谈,比如这个材料中如果考生将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纳为“当代社会人心浮躁”之类的话,就是停留在浅层次没有对材料进行深入解读的例子,因为它不具体,不深刻,是大路货,是几乎每个人都会抱怨的习惯用语,人们动辄即声言“社会浮躁”、“人心浮躁”,对此问题的深刻解读才是重要的。
  比如在材料中,这个学生“从香港大学退学,回乡复读”,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不想念了就得再考一年,我们就可以从这里入手思考问题,为什么教育制度在设计的时候不人性化一些?能够考到状元说明该考生已经具备读优质大学的素质,她现在只是想换一个新的环境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什么制度设计这样的学生必须要再次回到高三浪费一年的时候重新备考才能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她只是志愿没有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