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10个字。
课题:1. 石榴(郭沫若)设计:张庆军
课时 2课时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抓住文章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
2.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能在人们习见的事物上发现新意,或寄寓深刻的哲理,或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3.引导学生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安排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达成小组合作成果;
3. 采用学案设计、教师引导、小组学习展示、迁移阅读等方法完成教学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1.导入
5分钟 1.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一边让学生说出有关石榴的诗句
2、教师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课件展示)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石榴的诗句和资料。 △这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并积累知识
2.作者简介 郭沫若—— 小组派出1-2名代表上台展示(陈述) ◇有关多媒体资料
3.检查预习 1.词汇积累(结合注释,明确一些词语的音或义)。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 预习:
奇崛、枯瘠、犀利、辟易、忍俊不禁 □ □对于写作意图,学生回答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指出,但不必作结论。
4.整体感知 (四)整体感知
1.朗诵全文(配以轻松愉悦的古筝音乐)。
2.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可以讨论、交流)
(1)在刚才的听和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什么感情?请告诉大家。
(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3)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 △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习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