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060字。
2014高考语文二轮大提分:古代诗歌阅读
考题信息 高考这样考•新课标全国卷 核心知能梳理
考题内容 类型
20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唐诗
•
七律
•
怀古诗
•
带注释 1.通读全诗,务求读懂。
(1)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
①明白词语的含义。
②理清句子的结构。
(2)理解深层含义。
①理解诗句的语境意义。
②理解诗句的意境意义。
2.分清类别(写景、托物、怀古、即事感怀、边塞征战)。
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所用手法也不同,要根据特点作答。
3.把握主旨——注意诗歌结构。
(1)注意直接抒情的句子。
(2)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结句也重要——体会情味。
(3)注意诗的结构层次。
(4)注意领起、归结的语句。
4.四必看,帮助做题:必看题目、作者、注释、诗眼。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思想感情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表达技巧
20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宋词
•
有标题
•
羁旅诗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思想感情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分析语言
20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宋诗
•
七律
•
咏物诗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表现手法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思想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