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70字。
《劝学》导学案
编制人:汪春华 审核: 审批: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劝学》,培养文言文诵读能力。
2、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
3、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预习案】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认真研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通读翻译课文:标注出重点字词及疑问。
2、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学案,规范书写:小组合作,答题解惑。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我的疑问”处。
4、限时45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一、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昵称他荀卿。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学宫游学,任列大夫祭酒(学宫领袖)。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他善于质疑,敢于突破,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政治上,他针对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礼”“法”“术”实行统治。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他的学生韩非和李斯成了法家的代表。
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二、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预习自测】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中绳 ( zhòng ) 輮 ( róu ) 虽有槁暴( yòu gǎo pù ) 砥砺 ( lì )
须臾( yú ) 跂( qì) 舆马(yú ) 舟楫( jí ) 蛟龙(jiāo ) 跬步(kuǐ)
骐骥( qí jì ) 驽马 ( nú ) 锲而不舍( qiè )
金石可镂(lòu ) 螯( áo ) 鳝( shàn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