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10个字。

  教案12:端午的鸭蛋
  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主题:端午的鸭蛋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者:刘惠臻/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王燕/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李宝虹/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教材分析
  《端午的鸭蛋》是一幅端午民俗风情画,一篇风格闲散自由的散文,属于本单元的精读篇目,内容理解难度不大,但文章结构较为特殊,不易为学生接受。在传统的民俗文化渐渐淡出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下学习这篇文章,有助于唤起学生对于传统节日风俗的兴趣。
  3.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阅读积累尚少,生活阅历较浅,不易欣赏汪曾祺闲适自由、淡而有味的散文风格;端午节的民俗意义、文化内涵,对学生来说也比较生疏。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
  目标
  1.通过浏览、默读,能概括高邮鸭蛋的主要特点及围绕鸭蛋所写的趣事,说出文中表现的生活情趣和蕴含的思想情感。
  2.反复朗读文中精彩的语句,读出其中的情味;以批注的方式赏析富有情趣的语言,总结品味鉴赏语言的方法。
  3.通过仔细研读文本和交流研讨,鉴赏评议本文闲适自由的散文风格。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概括端午鸭蛋的特点及围绕鸭蛋写了哪些事情,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谈感受,以此检测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课文思想内涵的能力。
  2.针对目标2,设计三个活动,让学生展示精彩语句语段的朗读和批注,比较相近表达的不同效果,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鉴赏方法;设计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用批注法赏析汪曾祺散文《葡萄月令》中精妙传神的语言;以此检测其品读、赏析语言的能力。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探讨开头段和结尾段与文章主要内容的联系,检测其鉴赏评价散文作品写作风格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一:师生共话端午节,引入新课。
  师生一起聊一聊“我印象中的端午节”,由此引出汪曾祺笔下的端午节和端午节的鸭蛋。
  环节二: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问题一:让作者几十年后仍念念不忘的高邮咸鸭蛋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依据课文简要概括。(评价学生定向搜寻信息并加以整合、概括的能力)
  活动: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二段,动笔圈画,独立概括。
  问题二:围绕端午的鸭蛋,作者写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你能从这些趣事中感受到什么?(评价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把握文本思想内涵的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