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60个字。
浙江省优质课《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点评+反思
湖州四中沈旦
一、设计理念:
构建本色课堂,突出语文味道。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并在阅读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
任何文本或话语都是由一定言语材料组合而成的,它外显为一定的语言文字形式,内含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语文课的味道在于“细读品味”,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在反复涵咏的过程中碰撞情感的火花。
二、文本解读:
《我的母亲》节选自《胡适自传》中“九年的家乡教育”部分,文章重点不是写母亲的形象而是写母亲对胡适的训导和影响,表达胡适对母亲真挚而深沉的感激之情。文章语言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读来让人感动不已。
三、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干深入理解文章主旨,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从作者质朴的文字中品读出母亲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感激之情。通过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体味母亲、学会理解、懂得感恩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文章重点写了母亲对胡适的言教和身教,整堂课立足这一点,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段、句、词来感受和体会母亲对胡适的教育和影响。因为母亲这种的教子方法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胡适的心理,从而理解母亲的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照片、简介。
学生谈对胡适的印象、感觉。
教师引出课文:许多名人、伟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简简单单教语文
——寻找语文丢失的美丽
湖州华盛达外语学校张琴英
两年一度的省优质课展评在这个美丽的秋日,在这个洋溢着儒家文化气息的南孔圣地如期召开,我却差点因种种原因与这次美丽盛会擦肩而过。说是“美丽”的盛会,因是我在这12堂课中,让我重新寻回了语文丢失的美丽,它们像一面镜子,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语文课堂教学的缺失与不足。
两天的课听下来,和其它所有的老师一样,强烈地感受到:新课改三年,成效卓著,上课的老师都在课堂上展现了自己的教学思想,都用自己的课堂诠释了新的教学理念,让我们受益匪浅。但让我写点什么,却真的口笨手拙,写不出来什么。但任务所在,只有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下几句,望沈老师和各位同行担待。
沈老师执教的《我的母亲》是本次大赛的第一堂课,他是我的同乡,是一位
《我的母亲》课后反思
湖州四中沈旦
在12位选手中,我想我是最幸运的一个,不仅自己上了课,而且因为是第一个上课就有了静心听11位同伴课的心情和时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学到了许多东西,也引发了我许多思考。“怎样的课称得上好课?”“我的这堂课与他们的距离在哪里?”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反思一:
王曜君老师的话好像是说给我听的。从教有7个年头了,“教师眼里要有学生”这句话也听了不知多少遍,但上完这堂不算成功的课之后,王特的这一句“教师眼里要有学生”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反复地回顾这堂课的每一个细节,最大的遗憾是:华茂如此优秀的学生竟没有在我的课堂上展现他们的才华。究其根源就是“我的眼里没有你(学生),只有它(教案)”。
我想就两个片断谈谈这份遗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