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00个字。
第16课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与学目标
1.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文章的意境和浓郁的乡土情调。
2.掌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作品的风格。
3.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与学重难点
1.仔细阅读文章,感知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2.赏析文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教与学方法
《云南的歌会》,出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歌唱的情景,对每一场面的描写都有各有特色,三个场合中在内容上有侧重,在写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因此,教学中要反复诵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喜爱的语句,着重选出几处精彩的语言片段赏析品味,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准确说出文中三个唱歌场面的内容与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21cnjy.com
课时:2
第一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蝴蝶泉边”。
同学们,在我们国家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身特有的民歌。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来抒发自身的情感,有的用歌唱来传授知识。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许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别的尊敬。今天,就让我们去参与“云南的歌会”,了解云南的民歌!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土司书。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只身来到北京,升学围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出版《月下小景》、《虎雏》、《石子船》、《八骏图》等二十多部小说集,成为当时新文学领域中多产作家之一。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迤(yí)西譬(pì)喻糯(nuò)米蹲(dūn)踞
忌讳(huì) 酬(chóu)和铁箍(gū) 熹(xī)微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21•cn•jy•com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具一格: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若无其事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2•1•c•n•j•y
学法指导:小组长交换检查,教师抽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