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00个字。

  《愚公移山》教案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石颖2013111083
  课题:《愚公移山》
  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
  2.积累“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等实词,了解“且、焉、诸、以”等虚词的含义。
  3.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通过语言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读、质疑。能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在课堂上提出,与同学讨论。
  2.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改变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3. 基于任务的合作探究。在理解字、词、句基础上突出学生的思维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领会愚公排除万难、为子孙造福的愚公精神。
  2.对愚公、愚婆行为及精神能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重难点:1.掌握具体实词的运用,了解相关虚词的含义。
  2.愚公排除万难、为子孙造福的愚公精神。
  考点:1、实词“仞、阴、惩、君、汝、孀、龀、穷匮、加(增)、苦、亡”
  2、虚词“且、焉、诸、以”
  3、文章翻译
  教学环节: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确定目标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三则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体裁---寓言故事。(出示愚公移山的图片)这个故事想必同学们都听说过,叫“愚公移山”(生答),对于老愚公的行为,有的人赞赏,有的人贬低,你是怎么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提问:什么是“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明确: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提示笔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