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5700个字。
上海市杨浦区2014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4年4月)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
2.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
3.,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4.甚恐。(《黔之驴》)
5.呼嘘毒疠,。(《捕蛇者说》)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诗中“春芳歇”的意思是。(2分)
7.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山居秋日新雨之时的薄暮之景,清新宜人。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以静写动,以无声衬有声,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C.诗歌是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诗歌寄托了诗人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洁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本文作者是朝的。(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中“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本文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形容陋室之陋。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文中作者以诸葛、杨雄自比,含蓄表达了自己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