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6890个字。

  江西省朝宗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第一次段考
  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讪笑(shàn) 叮嘱(zhǔ) 冰雹(pào) 澎湃(pài)
  B. 秕谷(bǐ) 炽痛(chì) 宿儒(rú) 惬意(qiè)
  C. 亘古(gèng) 蝉蜕(duì) 迸出(bèng) 归省(shěng)
  D. 确凿(záo) 畸形(qí) 滞留(zhì) 参差(cī)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真是骇人听闻。
  B. 云台山神奇秀美,真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C. 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学习语文的蛛丝马迹。
  D. 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 我们看到了“超级女生”灿烂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
  C. 他的家乡是四川人。
  D. 通过老师的教导,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①⑤②④③B. ①⑤④③②C. ⑤④③②①D. ⑤②③①④
  5. 下面句子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A. 原句:发射“天宫一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改句: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是发射“天宫一号”的主要目的。
  B. 原句: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改句:这样看来,大自然的语言就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C. 原句:难道你不知道吗?牵牛花开两种颜色,红的和蓝色。
  改句:牵牛花开两种颜色,红的和蓝的。这是你应该知道的呀!
  D. 原句:密西西比河深沉的歌声,我听到了;密西西比河浑浊的胸膛,我瞧见了。
  改句:我听到了密西西比河深沉的歌声,瞧见了密西西比河浑浊的胸膛。
  6.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年老的母亲欣慰地看到使人陶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和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很久没有回家的儿子忍不住哼起了那久违的家乡小调。
  A. 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B. 母亲看到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C. 秋色和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D. 母亲看到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 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 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 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8.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 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 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