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安徽省合肥市28中学张瑞松

1、 2005年高考全国卷一诗歌赏析题所选诗歌,为唐朝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诗人李华(715-766),字遐叔,赞皇(今河北元氏)人。开元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其诗辞采流丽。《春行即兴》便是其中的代表。
《春行寄兴》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诗人带着仕途不利的忡忡忧心和国家败亡的绵绵长恨,在落英缤纷黄鸟空鸣的春天经由宜阳(今河南宜阳县)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座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有兰香神女庙,山中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此诗便缘于此地而出。,长得非常茂盛,山涧的水向东又转向西流去。芬芳的花儿无人欣赏也就自己零落了,在春光满山的小路上,鸟儿在空阔山林中孤独地鸣叫。诗人写暮春的风景,草、水、树、鸟,动静结合,声色俱美,仿佛把读者也带到了这种意境中。而花开无人赏,鸟鸣无人听,作者的失意和不遇知音的心情也自然可见。 “宜阳城下草萋萋”, 让我们不能不想起杜甫《春望》中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还有姜夔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那份荒凉油然而生。诗人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现在,这里清冷冷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落罢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自落”、“空啼”不觉使这份佳境,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为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显示了诗人对那个时代深深的叹惋。“自落”与“空啼”相应,写出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啊!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记起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这首诗便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情景交融,以情驭景。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以乐写哀,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2、全国卷二诗歌赏析题所选诗歌,为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