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上枢密韩太尉书》《送东阳马生序》《陌上桑》《〈诗经〉三首》<br>
 <br>
 第六单元“<br>
 ·单元要点分析·<br>
 本单元继续学习古代诗文。三篇古代散文有叙有议,学习时要抓<br>
 住议论的成分,这样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大意;四首诗都是年代久远<br>
 的古代民歌,(诗经)全是四字句,(陌上桑)全是五字句,学习时要注意<br>
 把握诗的思想感情,体会它们在语言上的特点。<br>
 学习古代诗文要重视诵读,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句子的层次和节<br>
 奏,以增强对文言文的语感,还要重视词语的积累,掌握课文中常见的<br>
 文言词语。<br>
 ·教学设计·<br>
 26.曹刿论战<br>
 (左 传) <br>
 教学目的<br>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br>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br>
 3.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br>
 重点难点<br>
 l.重点<br>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br>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br>
 2.难点: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br>
 教学时间<br>
 二课时<br>
 教学过程<br>
 第一课时<br>
 一、预习<br>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br>
 刿(gui4)孚(fu2) 辙(zhe2) 轼(shi4<br>
 遂(sui4)盈(ying2 ) 靡(mi3) 玉帛(bo2) 鄙(bi3)<br>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br>
 二、导入<br>
 1.作家作品简介<br>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br>
 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L止于鲁悼公四年<br>
 (前453年人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J<br>
 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br>
 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br>
 征,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br>
 2.长勺之战的背景<br>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br>
 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年(前686<br>
 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br>
 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br>
 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在乾…qian2时(地<br>
 名)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br>
 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br>
 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