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870个字。
目录
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2 -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要点 - 4 -
01 新闻两则 - 5 -
02 芦花荡 - 6 -
03 蜡烛 - 10 -
0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 11 -
05 亲爱的爸爸妈妈 - 12 -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 13 -
第二单元教学要点 - 16 -
06 阿长与《山海经》 - 16 -
07 背影 - 18 -
08 台阶 - 22 -
09 老王 - 23 -
10 信客 - 25 -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 27 -
第三单元教学要点 - 28 -
11 中国石拱桥 - 28 -
12 桥之美 - 30 -
13 苏州园林 - 31 -
14 故宫博物院 - 34 -
15 说屏 - 36 -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 - 38 -
第四单元教案 - 41 -
16 大自然的语言 - 41 -
17 奇妙的克隆 - 45 -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 46 -
19 生物入侵者 - 49 -
20 日落的幻觉 - 51 -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 53 -
第五单元单元要点: - 54 -
21 桃花源记 - 54 -
22 短文两篇 - 57 -
23 核舟记 - 62 -
23 核舟记 - 66 -
24 大道之行也 - 68 -
25 杜甫诗三首 - 70 -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 - 72 -
第六单元单元要点 - 74 -
26 三峡 - 74 -
27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 75 -
28 观潮 - 78 -
29 湖心亭看雪 - 80 -
30 诗四首 - 82 -
综合性学习六 - 85 -
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上册)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普通人与平民、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都是写普通人的。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安排了一个写杰出人物的单元,让学生领略了世界杰出人物的风采。那么有必要再安排一个写普通人的单元,让学生对人世间亿万普通人民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前边;恰恰是一个写战争的单元,显得十分沉重。因此,这个单元有必要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通过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
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则有“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没有提出对写作的要求。可知,《课程标准》把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主要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年级阶段,把写作说明性文章的要求放在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设置了两个说明文单元,以期完成《课程标准》的有关目标。实验教材与修订教材相比,对说明文的要求已大大降低了。
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309字)、《陋室铭》(81字)、《爱莲说》(119字)、《大道之行也》(107字)、杜甫诗三首(200字);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总计为1082字。二、倡导探究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要点
题材:战争主题。
体裁:以叙事作品为主。
阅读教学:
1、要求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体会情景,品味语言(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思考)。
2、努力提高默读的速度(注重技巧,经常自测)。
综合性学习:
1、主题:"界何时铸剑为犁"
2、活动:古今战争知多少
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文艺作品与战争
铸剑为犁应有日
教学计划用时:9课时
01 新闻两则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新闻常识。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能力培养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教学难点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