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00字。
新课标下的高三作文教学探微
广西南宁三十八中:劳尔
【内容摘要】根据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写作教学的目标,针对高三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认识误区,笔者提倡“积累—个性—引导—效率”作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积累 个性  引导  效率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写作教学的目标: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等等。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高三作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脱离课堂教学的教研是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语)高三作文教学也离不开课堂,课堂教学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积极探索,结合高三作文教学重阅读教学,轻作文训练;重形式技巧,轻内容立意;重共性结果,轻个性创意;重教师指点,轻学生自评;重应试格式训练,轻写作能力培养的认识误区,提倡重积累,抓个性,重引导,抓效率,形成“积累—个性—引导—效率”的作文教学。
  一、体现新课标精神和遵循教学原则
  在“积累—个性—引导—效率”作文教学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立足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着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写作技能为出发点,精讲多练。课堂以学生为本,重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意识和群体的带动作用,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整个作文教学,将训练作文和个性创新有机统一起来,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作文教学的内在特点和外在形式
  “积累—个性—引导—效率”作文教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体现了如下内在特点:
  1.厚积薄发,师生互动。平时语文教学,注重字、词、句、篇的积累,注重美文、时文的积累,注重生活观察的积累,注重写作练笔的积累,注重写作素材和技巧的积累,注重对个人事、身边事、家庭事、社会事、天下事的积累。常言道:“唯有源头活水来。”通过积累,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有了源头才会倾注出起初的水来。”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材料,一旦有机会表达,它就会将之灵活生动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拥有了“车薪”自然容易煮开“杯水”。积累得很多,思路就开阔,写起来就比较顺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不是为老师写,不是为完成任务写,更不是应付差事而写,学生体会到写作并非难事,更不是苦事,而是一件乐事,是“以我手写我心”抒发内心情感,展示自己才华的大好事。古语“不观千剑无以识器,不操百曲无以知音。”这样,课堂上师生互动,使教与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2.注重感情性,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情感是文章的生命,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这样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的力量,才能自己感动也让别人感动。相反,没有感情或感情乏味,那么文章就味同嚼蜡,惨不忍“读”。
  注重感情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这里说的“敞开心扉,绝对坦白,毫不隐瞒”也就是说真话,诉真情。学生在作文时,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真正做到像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即篇篇写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那样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才能使学生写出的那些话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坚持“说真话”,实际上是把生活和写作,把做人和作文这二者真正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它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写作者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具有重大的影响。相反,若人为的诱导学生向某个标准趋同,不仅伤害学生的个性,也会造成说话的恶习。例如某省在阅199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战胜脆弱》时,竟有20%的考生父母双亡,令阅卷老师咋舌不已,这种“西洋镜”一旦被戳穿,作文本身就成为一件赝品而分文不值。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里虽然说的是作诗,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作文要感动人,感情是根本,因此笔者常常对学生说,七情六欲,人之常情,喜则笑,悲则哭,只要你的文章能展示自我内心深处的思想波澜,肯定会拨动读者的心弦。每当笔者捧读学生一篇篇鲜活、真实、感人的文章时,笔者有一种置身在学生心灵的土地上耕耘的快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