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8道题,约5420个字,长春版。

  长春市第一六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复习试卷(四)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 ,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3、□□□□□□□,□□□□□□□。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5、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提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句,□□□□□□□,□□□□□□□□。(2分)
  6、杜甫《望岳》中,表达作者奋发有为,积极向上,非凡抱负,又富有哲理,被后人誉为“绝唱”的诗句:□□□□□,□□□□□。(2分)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阴晦(    )  地榇(    )  外埠(    )  唱喏(    )
  拮据(    )  褴褛(    )  疙瘩(    )  犷悍(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马说》,回答问题。(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本文作者是,字,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1分)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才美不外见(     )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执策而临之(   )
  10、每段文字侧重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1、第二自然段的四个“不”字的根源是什么?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2分)
  12、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愿望?(2分)
  (乙)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5分)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极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童儿。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①行部:巡视州郡。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