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00字。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杨子
  【教学目标】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吗?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针对各个版块,小组讨论交流(每组组成两到三个讨论小组,做好记录,并推举一人回答)
  (一)十八岁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明确:(1)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和爱 
  2、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出最有感触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明确:(点拨)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3)第四节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节);“会情愿溺爱你”(第2节);“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节)。
  3、我们也到了和东东差不多的年纪,我们的父母也在以他们的方式养育我们,请在你的记忆中收索一下,和同学交流最令我们难忘的片段。
  (二)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认为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明确:流行观念的影响;父母的愚昧与落伍;子女的盲目与急躁;缺乏沟通、理解、平等。
  用一颗理解的心进行平等的沟通,两代人的矛盾完全可以慢慢消除。
  2、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