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字。
《渔父》说课
我从教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说教材
《渔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中的一篇课文,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篇文章。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强的互补性。
本专题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阅读作品,能让学生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二 说学习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与文本展开对话”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结合本专题教学目标和文本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探讨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
②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三 说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探讨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
难点: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作出自己的评价,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四 说教学方法
这篇文言文在文字上较浅显,翻译理解的难度不是很大,因此重点在问题探讨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主要采用诵读,引导,点拨,研讨等方法。
五 课时设计
因为这篇文章相对比较简单,之前我已经疏通过文言重点字词句式,所以这节课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课前创设情境:利用下课时间播放蔡琴演唱《屈原》歌曲。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导语:
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一位诗人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孤独的悲愤。心被忧虑撕裂的时刻,他纵身一跃的姿势,定格成永远的风景。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整体感知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屈原,名平 ,字原。 战国 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 刘向 辑集的《楚辞》。首创“ 骚体诗 ”,亦称“ 楚辞体 ”。
政治上,提倡“美 政”,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