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00字。

  学科 语文 课题 2、雨说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
过程
  方法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把握诗中的意象。
  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探究诗歌主题.
情感
  态度
  感受“雨”的挚爱之心,体味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意象意境,把握诗歌内涵,体会作者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学习和运用生动形象、凝练精美的诗歌语言。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自主备课
  一.导入新课
  还记得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那首赞美春雨的诗——《春夜喜雨》吗?大诗人杜甫用拟人的手法,对“知时节”的春雨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和热情的赞美,说它在万物最需要的时候,悄悄地随风而来,默默地滋润万物,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描写雨的现代诗歌——《雨说》,看看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笔下的“雨”会对我们说些什么,想一想它为什么要说这些?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多媒体展示: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